麦田怪圈是怎么回事( 三 )麦田圈在英国
无论是上述的四家资料还是谷歌卫星图,还有众多的大小网站不时的报道,数十年来的记载都显示了:全球出现的麦田圈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英国。因此,探求全球性的麦田圈现象,重点研究英国麦田圈发生的诸多状况,就有可能揭开所谓的“麦田怪圈”之谜。而且,全球已发生的麦田圈中,也只有英国的数据最为完整,图片提供量大、精细和及时。因此,对全球麦田圈现象做进一步探索,从英国这里开始,应该是个正确的抉择。
首先,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下载了千数幅英国的麦田圈图片,并且逐幅地做了检查、分析和推敲。(这里,特别应该感谢露西网站和Tt网站,他们对出现的每一个新的麦田圈都尽早和尽可能多地提供多视角图像,对笔者判读麦田圈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众多的印象汇集到一起,经过深度地研究和比对后,笔者在此可以大胆地说出这么一句话:
英国发生的麦田圈绝大部分都是地面上的人工所为,更准确地说,是相当多的一批批执着的行为艺术家们所为。从这个角度上,去分析,去看待,麦田圈现象就没有多少可称其为“怪”的了。
当然,这里说的绝大多部分并不是 “全部”,而这另一部分就不是地面人工所为了,本篇文章的( 四 )将会着重探讨这个颇为重要的部分。
(1)、英国农田的现实条件与麦田圈行为艺术家们要想到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六十代以后,英国南部农业区大都进入了大农田重型机械化作业时代,标准化作业让所有农田作业需要的工艺性沟垄趋于一致,比如沟垄的平行度要求高,沟垄的间距保持等距离,约在20米左右。这里指的沟垄从功能上看,我们暂且把它称呼为“工艺垄沟”(原文Tram-lings)。
工艺垄沟都是双槽型的,两槽的距离恰好等于重型农业机械的轮距,以适应中耕、除草、施肥、喷灌等等各种机械作业的需要,从卫星图上测算,两槽的间距约在6到6.5英尺之间,不适于普通汽车驶入;单槽的自身宽度约为1-1.5英尺左右,与重型农业机械行驶的胎宽相适应,也很适合作业人员穿行而不至于踩踏农作物。从图MTQ-31-01可以看清工艺垄沟的实际状况。
图MTQ-31-01
农作物尤其是麦子,它们的成长灌浆期,最适合制作麦田圈,这是行为艺术家们一个极好的创作园地,执着的创作思维会驱使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搞出一个又一个叫世人惊异的优美作品——麦田圈来。至于让艺术家们生出在麦田中制作那样大型作品的初始动意,笔者认为:绝非一般。对于这个初始动意,也将在本篇文章(四)中加以论述。
有了这个初始动意,就一定要产生相关的艺术表现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神秘,震撼,精美”就是这些要求的最基本点。从这几个起码的基本点出发,麦田圈行为艺术家们必须考虑到很多实施的要点,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和推敲后。认为,这些要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要点a、作物倒伏是最基本操作,要快,要效率高,要轻便,甚至还要悄悄化实施;
要点b、作物倒伏操作是不可逆性质作业,一旦压倒后,就没有任何复原的可能;
要点c、室内麦田圈图形创作出来后,要细致推敲实施的可行性,沙盘推演是免不了的,计划要精细,实施步骤要一环扣一环,不能出错。错一步,就难以恢复,很可能导致全盘失败。这个要求,难度极高,这也正是实施大型行为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要点d、要悄悄化实施,在夜幕下最好,不过黑暗也容易产生不可恢复性的失误。好在英国南部农业区域都处于北半球51°以北的高纬度地区,夏季的“黑夜”只有一到两个小时,更多的熟睡夜间都是处于不太暗的“白天”,这对行为艺术家们来说,很有利;
要点e、为了减少对农作物的践踏,要充分利用“工艺垄沟”提供的通道,初始图形的勾画和定位,尽可能依靠平行度很高的工艺垄沟来实施,可以大大简化麦田圈作业难度和作业量;
要点 f、 “工艺垄沟”其实也是把双刃剑,既有利于简化制作麦田圈的作业量,但也会增加复杂图形制作中的误判几率,甚至造成图形废掉。
(2)、判读行为艺术家们在实施麦田圈作业中可能用到的工具
通过对数十乃至上百个存在明显失误问题的麦田圈图片研究,以及对几个相关麦田圈影片论述进行的分析,笔者认为,麦田圈地面制作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器具或机械设备,一般来说应该是这么几种简单轻便而又必不可少的东西:
木质的或轻金属管类制成的圆心柱、定点柱;绳子;半米到一米长的半个脚掌宽的倒伏用木板以及提挂带子(注);麦田作图必需的标记布(条);10米以上的长卷尺;罗盘或方位仪器;对讲机;以及演变到后期的手持类GPS和手持激光测距器等等。
(注:这是初期状况,几年之后,推测他们使用了轻便的机械设备,甚至大型设备)
麦田圈的实施方式,主要是对作物进行倒伏作业,这远比“割麦作业”容易,人工作业速度也快得多,参见使用木板踩踏倒伏的动作图MTQ-32-01。
图MTQ-32-01(本文后面的附件有动画演示)
(3)、描述一个已知的大型麦田圈人工地面实施案例
或许在上一节里笔者判读的麦田圈制作工具,让本文的读者们感觉像是杜撰。在这一节里,我们不妨选一个直径75米大的典型麦田圈,做一回模拟性操作。如图 MTQ-33-01
这是2000年7月1日在威尔特郡一座白马山跟前麦田里出现的一个大型麦田圈,图形精美、漂亮。图样设计极为巧妙,但是却很简单,全图没有直线部分,只需用预先制做好三根不同尺寸的半径绳子段,在麦田里依照设定的图样顺序(即:作图程序)画圆和画弧,再按照图样设定的作业程序进行倒伏施工就成。难度很小,大概只需三两个人,个把钟头也就干完了。
施工步骤01、选好足够宽裕的麦田地点,由工艺垄沟进入,跨入预定的主圆心点区域,设中心桩。根据麦田圈图样设计,进入和设桩的过程中,可以适度踩踏局部麦田(指图样规定要倒伏的部分);
施工步骤02、踏线作业,取第一条半径为A的绳子,一端套上圆心柱,另一端由一个人牵引,沿工艺垄沟走到绳子拉直位置,这个点就是最大外圆的半径。牵引人要保持这个半径,走进麦田,用密集步伐或者说-故意踩踏步伐绕圆心柱走一圈,最大外圆就在脚下勾画完成了(即:图样踏线作业);
施工步骤03、取第二条半径为B的绳子,依照步骤02相同的做法,画出次大外圆;
施工步骤04、在次大外圆的圆圈上,设第一个点标记,以此为起点,拉直半径为B的绳子,沿着此园圈移动,设置六个均分的定位标记点;
施工步骤05、以这六个均分定位点做圆心,用半径为B的绳子拉直,画六个弧线;
施工步骤06、仍然以这六个均分点做圆心,用拉直的半径为C的绳子,再画六个弧线。至此,这个巧妙的图形在麦田里就勾画完成了;
施工步骤07、用一米左右的倒伏木板,沿着画成的全部线条,做倒伏加宽作业。麦田圈图形变得清晰美观起来;
施工步骤08、依照图形要求,在设定的区域内倒伏作物,倒伏作业也要有规律性,作物倒伏也会呈现美观的花纹。至此,这个大型的麦田圈制作完成。
下面的 图MTQ-33-02就是上述八个步骤完成的的麦田圈地面制作过程:
看得出来,在大田里制作麦田圈,必须避免意外地踩踏农作物,那么,充分地利用工艺垄沟,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这种可以任意穿行的方便通道,行为艺术家们所需的作业工作量,可以大大地减少。
但是,如果从另一层意思来说,因为利用了工艺垄沟提供的方便性,麦田圈的成型必然会显现出对农田工艺垄沟的依存性。辨别麦田圈是否为地面上的人工所为,这个“工艺垄沟依存性”就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顺便提一下,如果按照为数不少的“外星人造麦田圈”论者的看法,麦田圈是来自“天上”,那么,工艺垄沟依存性对于“外星人”制造的麦田圈来说,显然是多余的。假设真有外星人从“大老远的天上”把麦田圈图形“照射”下来,却同时,还要把图形的圆心点甚至是图形的方位精确地对上工艺垄沟,那简直是不近情理和不可思议事情。我们想想,若是真有外星人来造麦田圈,他们绝对不会那么愚蠢,除非他们也是直接落在麦田里来干这个活计。
(4)、工艺垄沟依存性麦田圈特点以及一些典型案例
英国农田的工艺垄沟具备高度的平行性和间距的恒定性,一旦被麦田圈行为艺术家们所利用,制成的麦田圈必然产生相关的特征,诸如:图形的主圆心落在工艺垄沟上(或规定允许踩踏的左近);多圆图形的数个圆心都落在同一条垄沟上;图形在工艺垄沟两侧呈现对称性;图形的一侧或两侧的发展,会垂直于工艺垄沟;图形的一侧两侧或多侧会平行于工艺垄沟;有些复杂图形会出现单向性对称;某些复杂图形会同时存在与工艺垄沟的垂直性以及单向对称性等等。
露西网站从1990年开始的22年所记录的英国总数718个麦田圈中,经过笔者逐个的检查发现,明显带有工艺垄沟依存性特征的麦田圈超过了200例以上。下面,笔者将一些比较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垄沟依存性麦田圈简单地做一些介绍:
3.34.01 这是1994年7月7日出现在威尔特郡的“蚁王”麦田圈,最大尺寸超过80米,由15个不同半径成图,其中有13个圆心点都设定在工艺垄沟上,图形沿工艺垄沟呈现对称。
图MTQ-34-01
3.34.02 这是1996年8月6日出现在贝特福德郡长度超过200米的大型麦田圈,由大小不同半径画出的17个圆或圆弧的长条型图案,这17个圆心都设定在工艺垄沟上。
图 MTQ-34-02
3.34.03 这是个正四角定位的五圆圆麦田圈,1997年7月6日出现在汉普郡,麦田圈最大外廓超过了80米。这个麦田圈图形由三种不同半径完成,利用了三条工艺垄沟定位,主圆心点设定在中间的垄沟里,四个卫星圆的圆心点设定在相邻两侧的垄沟里,图形在X、Y轴互为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都与工艺垄沟对称。
图MTQ-34-03
3.34.04 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蚂蚁,长度约40米。五个圆的圆心点都设定在工艺垄沟上,垄沟两边图形应该对称,但却有些明显的失称,这可能是作图工艺马虎,对称失偏就在所难免了。地面平视照片显示出,农作物品种是大麦。这只大蚂蚁麦田圈于1997年7月14日出现在汉普郡。
图MTQ-34-04
3.34.05 这是一个超过120米大的六角繁星型麦田圈,1997年7月23日出现在威尔特郡的斯巴里山跟前,主圆心点设定在工艺垄沟旁,图形在工艺垄沟的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上(X轴和Y轴)完全对称。
图MTQ-34-05
3.34.06. 这又是一个六角阵繁星型麦田圈,发生于1999年6月23日,威尔特郡。六角阵排列精确、优美,极好的顺向性和垂向性,这个图形的制作,主要是依靠工艺垄沟的平行性和等距性,定位定向非常准确。该图形相对工艺垄沟的定位,存在着较好的“单向型”对称(旋转型对称),麦田圈的最大外廓不小于110米。图MTQ-34-06
图MTQ-34-06
3.34.07. 图MTQ-34-07,这个麦田圈图形是一幅漂亮的四角星图案,对角线长度大于100米。图形的中心点在工艺垄沟上设定,四角星有两臂依工艺垄沟定位完成,另两臂垂直于工艺垄沟,图形相对于整体中心呈现旋转型对称。照片显示,该麦田圈又是发生在威尔特郡的斯巴里山附近。
图MTQ-34-07
3.34.08. 图MTQ-34-08 简单的四圆环麦田圈,1999年8月12日出现在威尔特郡。四个大圆的圆心点全部设置在同一条工艺垄沟上,图形总长约125米。
图MTQ-34-08
3.34.09. 图MTQ-34-09,漂亮的多圆圆图案麦田圈,最大外径约90米,2002年7月28日出现在威尔特郡斯巴里怪石圈附近。其中的九个圆心点一字排开,贴近设置在工艺垄沟旁,严格平行于工艺垄沟。
图MTQ-34-09
3.34.10.图MTQ-34-10 多鸟阵列图案麦田圈
图形的主中心线,贴近设置在工艺垄沟跟前,平行于垄沟,图形沿X轴/Y轴两个方向严格对称。该麦田圈也是发生在威尔特郡斯巴里山附近,可能是工艺繁杂和作业量太大的缘故,该麦田圈于2008年7月22日和23日分两天完成。
图MTQ-34-10
3.34.11. 图MTQ-34-11 出现于2009年5月25日,又是在威尔特郡斯巴里山附近出现的大型麦田圈,一个漂亮的大“ S ”花样图形麦田圈。
图MTQ-34-11
这个S图形“需要”一条能够设置十一个圆心点的长长的中心线,由于某种不明原因,没有利用标准的工艺垄沟,而是相对工艺垄沟方向另取一个角度,用农业机械单独铲开了一条双槽新垄沟,用来设置这十一个圆心点,整个图形就是沿着这条新垄沟完成的。新角度选取很巧妙,使整个图形相对原工艺垄沟显得美观而稳定。请注意,这个麦田圈作业所遗留的明显痕迹,按比例推算,这是由大型机械倒伏完成的麦田圈。
3.34.12. 多幅图MTQ-34-12
这都是一些工艺垄沟依存性麦田圈,不必解释读者也会看得明白。
图MTQ-34-12
3.34.13. 由于过度依存于工艺垄沟的定心和定向性,一些大型麦田圈随工艺垄沟弯曲而弯曲,也就在所难免。请看下面这几个有趣的的麦田圈:
多幅图MTQ-34-13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典型的工艺垄沟依存性麦田圈,这使得行为艺术家们田间作业量大大降低。
其实,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也在影响着艺术家们追逐高难度作品的作业方式,尤其进入21世纪后,不少行为艺术家们可能配备了诸如GPS定位器、激光测距仪、电子罗盘等等新装备,工艺垄沟的定心和定向作用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他们常常可以甩开这些,只需借助工艺垄沟的穿行方便,就能制做出叫人难以琢磨和更为惊异的漂亮麦田圈来。
( 待续)
全文提要:《麦田圈是怎么回事——用事实来说话》文章目录(分七个部分连续发表)
(一)“怪圈”的译法可能是中国学者给加上去的 (字数824 编号图数 2)
(二)麦田圈的统计数据以及简要论述 (字数1,850 编号图表数 14)
(三)麦田圈在英国 (字数15,412 编号图数 63)
(1)、英国农田的现实条件与麦田圈行为艺术家们要想到的问题
(2)、判读行为艺术家们在实施麦田圈作业中可能用到的工具
(3)、描述一个已知的大型麦田圈人工地面实施案例
(4)、工艺垄沟依存性麦田圈特点以及一些典型案例
(5)、麦田圈都是精美的吗?——谈谈麦田圈的失误与实例 ——判读一个被放弃的麦田圈
(6)、一些大型麦田圈不是一天造出来的
(7)、属于地球文化范畴的一些麦田圈
(8)、行为艺术家们是否动用了机械化作业的考证
(9)、麦田圈与农场主们有没有摩擦?
(四)来自天上的麦田圈 (字数4,588 编号图数 0)
(1)、麦田怪圈是不是“外星人”的杰作?
(2)、麦田圈是不是由大气层里飞行的航空器完成的呢?
(3)、一个大胆地推测——麦田圈的始作俑者
(五)多写了几点的结束语 (字数8,191 编号图数 16 编号图表 1 )
(1)、麦田圈信息透露出来的大国竞争
(2)、地球村的村民们,清醒点,不要再被忽悠!
(3)、对于一段麦田圈生成摄像短片的真伪鉴别
(4)、麦田圈之谜仍然很多
(5)、最后的最后——再多说一句话
(六)附件部分:共五个 (编号图数 10 动画 3 )
(全文字数 30,865 编号图片 91 编号图表 15 )
中国美院硕士开设的书法高考培训班(有需要了解的扫码加微信)